國新辦就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有關一包養網站比較情況舉行發布會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c94f90a7368.81781215.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0年11月23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和國務院扶貧辦、貴州省民政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兜底保障擔負著脫貧攻堅的底線任務,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艱中之艱的最后防線。今天,我們邀請到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先生為大家介紹兜底保障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發布會的還有: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先生、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先生、貴州省民政廳廳長彭旻先生、甘肅省臨夏州民政局局長董秀芳女士。

下面,首先請唐承沛先生作介紹。

2020-11-23 10:00:32

民政部副部長 唐承沛: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各位上午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給予的關心和支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有機會向各位介紹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相關情況。

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包養合約,是一項底線制度安排。中央高度重視脫包養網單次貧攻堅兜底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民政部門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要求對老弱病殘等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綜合運用社會救助等保障措施,實現應保盡保,確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線。民政部黨組指導全國民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長期包養示精神,將兜底保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政系統頭等大事,全力以赴,盡銳出戰,堅決筑牢兜包養網VIP底保障的堅固防線。重點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總體設計,完善制度機制。包養網比較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連續多年出臺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具體措施。健全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加快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和法治化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困難群眾監測預警機制。不斷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人員、殘疾人等福利保障制度,推進移風易俗,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近五年來,出臺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政策措施97項,打出系列政策“組合拳”,夯實兜底保障制度基礎。

2020-11-23 10:05:34

唐承沛:

二是聚焦特殊群體,有效履行兜底責任。創新完善低保政策,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單獨納入低保兜底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有些家里整戶的平均收入超過享受低保的條件,但是家里有重病人、重度殘疾人,把貧困戶中這些人單獨納入低保,實際上是低保政策的一個重要突破;全面落實救助保障政策,確保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應養盡養、應救盡救”;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應補盡補、應助盡助”;積極落實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政策,做到“包養網應幫盡幫、應扶盡扶”。通過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020-11-23 10:08:56

唐承沛:

三是加強統籌協調,凝聚脫貧攻堅合力。切實履行民政部作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單位的職責,與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殘聯等部門的工作協同,實現信息共享,定期開展數據比對,確保兜底保障對象認定準、底數清。立足民政部門職能優勢,創新政府救助和社會力量參與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慈善力量、專業社工、志愿者對口幫扶貧困地區,精準對接貧困群眾需求,實現兜底保障和增能提升相促進,使兜底保障有力度,更有溫度。2017年以來,全國共有6萬多家社會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活動,實施項目超過10萬個,投入資金超過900億元,很好地發揮了社會力量的重要補充作用。

四是集中優勢資源,助力重點地區攻堅。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作為重點,民政部出臺的政策措施,均針對性增加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的舉措。中央財政安排的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連續多年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比如2019年、2020年新增的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8.2億元,全部安排到“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再比如,民政部彩票公益金連續多年對“三區三州”實行專項傾斜。實施深度貧困地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改造行動計劃,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簡單理解就是農村的敬老院,對其進行改造建設,因為很多敬老院建立時間比較長,條件有些已經比較差了,這兩年進行建設和改造。還有實行社會服務兜底工程等。有效推進羅霄山片區脫貧攻堅,協調解決片區需求事項,做到“件件有回音”。加大對江西省蓮花縣、遂川縣兩個定點扶貧縣的產業幫扶力度,助力兩縣脫貧摘帽。

2020-11-23 10:13:46

唐承沛:

五是從嚴督導調度,務求兜底保障實效。我們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民政工作。民政部黨組將兜底保障列為基層蹲點調研重要內容,黨組成員帶隊到深度貧困地區和定點扶貧縣督導調研,幫助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另外,前年,中央對民政部進行了脫貧攻堅的專項巡視,去年又進行了專項巡視“回頭看”。對于巡視指出的問題,我們堅持雙月調度,以整改促落實,以整改促提升。連續3年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及時糾正政策執行中的偏差,大力解決“人情保”“關系保”的問題,有效治理“脫保”“漏保”問題,編密織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安全網。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取得決定性成效。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剛才講特困供養就相當于過去的五保戶,有一部分是集中到敬老院供養,還有一部分是分散供養,由親屬照顧,其中,納入低保1852萬人,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52萬人。2017年底以來,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持續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者是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以后,就能夠穩定地實現“吃不愁、穿不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分別惠及困難殘疾人1153萬人、重度殘疾人1433萬人。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實現全覆蓋,更多貧困兒童享受到關愛服務。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中得到充分體現。

我就先向各位介紹這些基本的情況。下面,我和同事們愿意回答各位的提問。謝謝!

2020-11-23 10:17:51

壽小麗:

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0-11-23 10:19:46

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減貧和發展高層論壇上提出了“五個一批”的脫貧舉措,其中“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是重要內容。請問,如何看待兜底保障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地位和作用?謝謝。

2020-11-23 10:20:21

唐承沛:

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后一道防線。這個問題,我想請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同志回答。

2020-11-23 10:20:38

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 陳洪波:

謝謝唐部長,謝謝這位記者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正如你剛才所說,兜包養金額底保障政策在脫貧攻堅中的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五個一批”分類施策的重要內容,是脫貧攻堅最后一道防線。對特殊貧困群體,特別是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貧困戶,在其他幫扶政策發揮不了作用時,就要靠這個制度來兜底。正是因為有了兜底保障等制度,我們才能夠做到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鍋底”。圍繞兜底保障政策在脫貧攻堅中的功能和定位,這幾年國務院扶貧辦配合民政部,重點作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個方面,解決“兜不住”的問題。通過兜底保障政策,將特殊貧困群體的收入提高到或者超過脫貧收入標準。脫貧攻堅以來,農村低保標準大幅提高,從2015年的3177.6元提高到2020年三季度的5841.7元。從2017年底開始,全國各市縣農村低保標準都達到或超過了國家脫貧收入標準,確保實現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今年,全國所有省份的農村低保標準都超過了脫貧收入標準,特困人員的救助供養標準還要更高一些。

第二個方面,解決“應兜未兜”的問題。在低保對象認定和貧困人口識別中互相作為重點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堅決防止搞平衡、“二選一”、對象識別互斥的問題。從2016年底開始,民政部、國務院扶貧辦按照季度開展建檔立卡數據和社會救助數據比對,加強數據共享和分析,通過比對,及時將符合低保或特困供養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低保特困體系,將符合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低保特困供養人群及時納入建檔立卡范圍,及時解決“應兜未兜”問題。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包養女人為了防止出現盲區和死角,在正常按季度比對之外,我們又將2019年底未脫困人口、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和無勞動能力但未納入低保或特困的貧困家庭,再作一次更加精細的比對,督促指導各地加強監測、摸底和排查,進一步查漏補缺。這次各地共摸排361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范圍的超過100萬。我們通過多種舉措,努力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從目前情況看,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都納入了低保或特困救助的政策范圍,納入低保和特困政策體系特殊貧困群體都達到了脫貧收入標準,能夠如期實現脫貧。謝謝。

2020-11-23 10:27:08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最后一道防線。請問民政部在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2020-11-23 10:29:32

唐承沛:

正像你剛才說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后一道防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扶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要全部納入低保等救助制度,實現政策性兜底脫貧。民政部黨組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指導全國民政系統認真抓好落實,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努力做臺灣包養網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一是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范圍。中包養網央部署打贏脫貧攻堅戰以來,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連續五年制定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措施,強化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確保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同時,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對不符合整戶納入低保范圍的貧困戶,但戶內有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的,將重病、重殘人員單獨納入低保范圍。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占67%。另外創新發展了急難救助制度,建立主動發現、主動救助機制,對遭遇突發困難的群眾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介入、即時救助,切實保障好這些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為了進一步深化社會救助工作,今年中辦、國辦出臺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社會救助法的立法進程也在穩步推進,加快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制度健全、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多層次綜合救助幫扶體系。

二是不斷健全工作機制,精準認定兜底保障對象。認定兜底保障對象是重點,但也是難點。近年來,我們從機制建設入手,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查詢戶籍、車輛、住房、社保、就業等方面信息的辦法,指導各地普遍建立了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客觀評估申請人的家庭收入、財產等狀況。健全完善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評估核算機制,綜合評估家庭貧困狀況。同時,督促各地包養甜心網建立低保經辦人員和近親屬享受低保的備案制度。低保經辦人員的親屬享受低保要進行登記備案。不是說經辦人員的親戚或者家庭就不能享受低保,只要達到條件,可以享受,但是要登記、要備案,防止出現漏洞。另外,要完善低保的長期公示、民主評議等制度,強化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不斷提高低保的規范化水平。

三是穩步提高救助水平,切實解決納入兜底保障范圍的困難群眾“兩不愁”問題。隨著全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低保的救助水平在穩步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統籌協調農村扶貧標準和農村低保標準,按照國家扶貧標準綜合確定農村低保的最低指導標準,實現“兩線合一”。民政部督促指導農村低保標準低的地方穩步提高標準,實現與扶貧標準有效銜接。現在全國市縣一級的農村低保標準全部已經達到或者超過扶貧標準,而且是動態的超過。貧困戶納入低保以后,吃穿“兩不愁”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目前全國農村低保的平均標準為每人每年5842元,農村低保標準是按照年來算的,算到月是每個月487元。低保給予他的是補差,比如現在每月的低保標準是487元,但是群眾家里面還會有一些生產性、勞務性的收入,計算這部分收入后,如果家庭收入達不到低保標準,就給予補差,補差后他的收入就達到了當地低保標準。現在全國月人均補差為289元。

四是強化因人因戶精準施策,根據致困原因分類解決不同群體遇到的困難。對于獲得低保以后生活仍然困難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還可以適當的增發低保金。對于因剛性支出較大而致貧的家庭,在核算家庭收入的時候,可以適當扣減因病、因殘所增加的剛性支出,有些家里有重病病人、重度殘疾人,他的支出比普通的困難群眾會更大,算他收入的時候要把這些剛性支出適當扣減。對于貧困人口就業、參加扶貧項目的工作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的時候也要適當扣減。另外,對于已經納入低保范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以后,正常情況應該退出低保,但可以給予一段時間的“漸退期”,比如再延長半年享受低保,等他穩定脫貧以后再退出。對于貧困群眾遭遇的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強化臨時救助措施,開展小額先行救助,高效快捷解決“燃眉之急”。

總得看,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安全網是密實牢靠的,基本做到應兜盡兜、應保盡保,較好實現了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既定的目標任務。謝謝。

2020-11甜心花園-23 10:32:59

中國日報記者:

“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兜底保障任務是非常艱巨繁重的。請問,臨夏州在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謝謝。

2020-11-23 10:47:44

包養肅省臨夏州民政局局長 董秀芳:

感謝媒體朋友對深度貧困地區臨夏州的關心關注。近年來,全州各級民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決策部署,堅決扛起兜底保障政治責任,采取了一系列管用務實的舉措。

一是聚焦服務脫貧攻堅大局,持續優化政策供給。建立困難群眾動態管理監測預警機制,將因學、因病、因殘、因災、失業等存在致貧或返貧風險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監測范圍,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優化完善“單人戶”施保、就業成本減扣等政策措施,延長低保漸退期六個月,實現穩定脫困后再退出低保包養網范圍。短期包養

二是穩步提高救助標準,發揮兜底保障政策合力。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提高農村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農村低保標準達到4428元,高于全省脫貧標準428元,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達到5760元,確保全州兜底保障對象持續實現了包養情婦政策性脫貧。對因病、因災、因學、因殘以及因疫情造成臨時性困難的家庭,落實臨時救助,累計救助85.2萬多人次,發放資金16.17億元。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為2.77萬困難殘疾人和3.45萬重度殘疾人,累計發放補貼資金2億元。

三是創新救助模式,有效提升監護照料水平。全面推行“物資+資金+服務”救助模式,對自理能力差且有集中供養意愿的905名特困供養人員,實施了集中供養,對7781名分散供養對象全部簽訂監護照料協議,靠實監護責任、明確監護內容。建立縣鄉干部定期走訪制度,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采購發放生活必需用品,為特困供養人員、經濟困難老年人提供“三個一”照護服務,即:每周搞一次衛生、每半月洗一次衣服、每月理一次發。

總之,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兜底保障措施,切實兜住兜牢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之底。謝謝。

2020-11-23 10:48:23

封面新聞記者: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社會救助的兜底保障任務非常繁重,今年又受到疫情的影響,請問民政部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能否如期完成兜底保障的脫貧任務?謝謝。

2020-11-23 10:52:20

唐承沛: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今年是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很大沖擊,能不能完成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任務,各方面都很關注。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同志來回答。

2020-11-23 10:53:03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 劉喜堂:

感謝記者的提問。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困難群眾支出增加、收入減少,潛在救助對象在增加,所以今年兜底保障任務更重了。在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領導下,民政部會包養一個月價錢同扶貧辦和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主要四個方面:

一是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剛才陳洪波司長作了介紹,我部今年以來以三類人群為重點進行摸底排查,一類是尚未脫貧的人口,一類是已經脫貧但是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較弱、返貧風險較高的人口,還有一部分是建檔立卡的邊緣人口。對這三類人群我們加強了監測和預警,民政部和扶貧辦進行數據比對,把其中361萬沒有納入救助范圍的人員名單發給地方,指導地方逐人逐戶進行摸底排查,最終把符合條件的109萬人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從數據來看,今年到現在一共有2004萬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范圍,這個數字跟去年底相比增加了147萬,比較好地實現了政策目標。

二是適度擴大社會救助覆蓋范圍。在中央統一部署下,我們會同財政部也制定了政策。首先,把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其次,對特困人員供養中的未成年人的年齡從16周歲延長到18周歲。再次,對生活困難但是失業保險政策、低保政策沒有覆蓋到的失業農民工等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今年前三季度臨時救助制度成效進一步凸顯,全國共實施臨包養行情時救助746萬人次,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7萬人次,增幅達到56%。

三是加強了對受疫情影響貧困人口的救助幫扶力度,通過優化、簡化申請流程、暢通救助渠道,包括增發價格臨時補貼等,加大了救助力度。從全國的數據看,今年1-9月份,低保、特困、臨時救助整個資金支出1844億元,這個數字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支出341億,增幅達到18%。

四是加大對特殊地區的支持力度。一方面,今年中央財政共安排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660億,除了正常按照因素法對各地進行資金補助之外,近兩年新增158.2億元資金全部補助給深度貧困地區。另一方面,疫情對湖北省影響非常大,我們今年加大了對湖北省的資金支持力度。中央財政今年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分配給湖北省的漲幅達到38%,補助總金額89.7億元。通過一系列的政策組合,疫情的影響是可控的。到目前為止,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基本上都已經納入了兜底保障范圍,能夠如期實現兜底保障的目標。謝謝。

2020-11-23 11:01:50

香港紫荊雜志記者:

低保是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個別地區的低保政策在政策執行、監督管理等方面出現了漏洞,存在“人情保”“關系保”等問題。請問民政部如何從源頭預防和治理這些低保亂象,提高低保救助的精準度?謝謝。

2020-11-23 11:10:56

劉喜堂:

感謝您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中,特別是社會救助制度實施中的重要問題。民政部黨組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整治,有八個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都會沿著這樣一個思路來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相關工作。

一是整治。從2018年開始,民政部黨組會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民政部紀檢監察組,連續三年開展了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整治違規行為、通報典型案例,始終保持了零容忍的高壓態勢。今年專項治理就要結束了,明年就會包養網轉入常態化治理,也會建立治理的長效機制。

二是公開。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這幾年,我們一直在通過各種方法來規范低保等社會救助中的公示、評議等環節,確保低保制度、社會救助制度在陽光下運行。今年上半年,我們公布了全國3700多個接受投訴舉報的社會救助熱線電話,讓群眾來監督社會救助工作。大家在民政部網站,“中國民政”微信公眾號上都能包養網很方便地查詢到各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電話,民政部也開通了熱線電話。今年前三季度,民政部的社會救助服務熱線一共接到群眾來電533個,我們都已經轉辦處理了,從全國情況來看,地方各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接到群眾來電33.8萬個,也已經全部都辦結了。

三是制約。就是在社會救助申請審批的過程中要形成制約的機制。比如說,全面實行了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凡屬此類情況的,縣級民政部門必須入戶核查。通過建立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的核對機制,村干部在這里面如果有優親厚友的行為,通過大數據的查詢一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